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风雅竹山丨你是我前世的情人,那魂牵梦萦的蓝(组诗)

编者按为深度挖掘“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所蕴含的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竹山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湖北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竹山县教育局、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渡镇党委、政府、县旅游产业服务中心等单位,面

编者按


图片

为深度挖掘“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所蕴含的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竹山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湖北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竹山县教育局、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渡镇党委、政府、县旅游产业服务中心等单位,面向全国网友开展以“新桃花源记”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征文活动自启动以来,迅速得到全国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热烈响应与积极参与。他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竹山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用深情的文字讲述当地的民俗故事、人文变迁,借生动的叙事展现新时代“桃花源”的生态之美、生活之美与发展之美,赋予“桃花源”这一经典意象与时俱进的鲜活内涵,以文学之力勾勒出竹山作为“人间桃花源”的独特魅力与时代风貌,书写专属当下的“新桃花源记”。

为进一步传播这份对 “桃花源” 的美好诠释,现陆续摘编部分征文作品,在今日竹山网、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进行刊登,既为广大读者提供品读交流的窗口,也为更多人了解竹山、走进竹山搭建桥梁,以供大家学习借鉴、共同感受新时代“桃花源”的独特韵味。


图片

你是我前世的情人

那魂牵梦萦的蓝(组诗)


图片
作者:聂厅

寻访武陵溪

好溪水温润如玉
用慈悲为四季包浆
好溪水深藏秦岭山脉
含着永不干涸的偈语

有人寻获了陶潜的菊;有人
照见了水中佛光
我用一瓢水洗去经年沉疴
顽童,往水里投一粒小石子
看绿波荡漾

岩缝里滴水颂经;风起
两岸飘袅杨枝净瓶的轻响
人们唤她瓦苍河
流水已穿过无数观自在的云影
图片
行进中的武陵峡

从夔门搬来断崖;从云龙地缝搬来深渊
亿万年的地质被水,重新缝合
我站在船头,翻阅这部用流水装订的典籍
在每一页涟漪里,辨认造物主的指纹

拒绝铁梯与观景台的规驯
我们退回最原始的相望
青山在碧玺中流动18℃的绿意
浸透所有渴求清凉的瞳孔

小舟切开翡翠,风是透明的向导
鸟鸣碎成锡铂,云朵沉溺成水底的岛屿
而所有伸出的手都能捧起
天空碎裂的蓝

清韵在断崖间迂回成针线
缝合着大海退去时留下的伤疤
那些被铁器伤害的岩层,此刻
在柔波里渐渐愈合

山与水的契约,早已超越人间誓盟
我们逃离钢筋丛林的包围,在这个盛夏
将肺叶放进你纯净得有些甜的呼吸
反复淘洗

险滩过后,水流突然放慢脚步
33公里不是距离,碧波
将我们推入武陵峡最年轻的皱纹深处
此刻的荡漾不是荡漾
是大陆漂移说在重新论证

每一道波光都在修改时间的定义
峭壁将倒影刻进我的骨骼
我听懂了——这峡谷珍藏的寂静
比所有喧哗更接近永恒
图片
武陵峡的山水对话

可以把你想象为父亲
山的伟岸。那些旁逸斜出的灌木
是你不愿屈服的发须
柔情似水。母亲怀抱众多的孩子
她化万物于水的形态
滋养的,却不只是峡谷

千年,万年,亿年?我不愿追溯历史
只愿你们相依相拥,相携相牵
走向时光深处

水是山的温床
山是水的翅膀
你们以天地为纸,日月作笔
在永恒里写下无字的契约——

每一道波纹都是山的年轮
每一声鸟鸣都是水的回音
当云雾升起时
你们已分不清彼此
只在星移斗转间
将守望刻进命运的掌纹

武陵峡的水纹哲学

绿波把断崖缝成完整峡谷
亿万次穿梭的针脚
在如岩壁缄默的经文里
绣出灵韵
两座本欲道别的山
被水光揉成相拥的姿势

俯身时我变成陶罐
盛满液态的时空
岩层在罐中继续生长
水纹拓印着所有决裂前的拥抱
那些看似柔弱的渗透
将亘古的分离重新缝合

扁舟漂过镜面,划开
又弥合的伤口里藏着最深的辩证法:
至柔者雕刻至坚
流逝者成就永恒
碧绿脉动中,整条峡谷以水声的形态
流连往复

我掌心的水滴映出两个天空——
一座山在汲水
一座山在融雪
而它们从未真正分离,就像
水离开峡仍是水
峡失去水却不再是峡
图片
武陵峡的水

从时光深处游来,一尾逆流的鱼
潜入仙女滴落的泪
那滴亿万年凝成的蓝,在武陵山深处
酿成最朴素的告白

云朵在此浣洗尘垢
白鹭每次俯身,必啜饮瓦沧河的澄澈
衔起清越晨光

风为峭壁披上琉璃胭脂
绿蔓垂怜的幽蓝,在峡谷间
婉转成流淌的碧玉
一次次渗入人间的梦境

那些见过你纯净的瞳孔,渐渐
褪去虹膜上的锈迹
我愿沉入这蔚蓝的叙事,直到
每滴水都泛起永恒

而永恒,仍保持着最初的岑寂

武陵峡.幸福的鱼儿

武陵峡的水啊
清得能数清卵石的年岁
我是这里的主人
不用练习七秒的记忆

我们用鳃说话
吐出的泡泡都带着云影
水草是绿色的琴弦
风的纤指常常为我们轻轻弹奏

那些堰塘里的伙伴
多么渴望遨游
玻璃缸的金色尾巴,摆动的
永远不会是波浪

河床明净,这隐世的菩萨
一定是洞见了人世间的疾苦
星光穿透百米的柔情,代我们
把最古老的歌谣
一遍遍唱给嬉戏的幼鲵

若你看见某片鳞上闪着光
那是整座峡谷驮着春天,顺着水流的方向
幸福地,徜徉

过武陵峡.梦中的蓝

那时你还待字闺中
青绿萝衫裹不住你水灵的韵致
溪水初漾,还不曾有长篙点破春梦
两岸青翠,正收拢百鸟的欢鸣

由城关,经田家,过官渡,至柳林
十八年前,我是打马而过的书生
你正在窗下对镜
深深一瞥,幽蓝的眼神
像女娲娘娘打翻了碧玉盏

被你拉弯的视线里,有我深深的眷恋
——那一缕灵动的蓝
涤世的蓝
多少次我想变成一棵树站在你的身傍
城市丛林却将我捆绑

我再也游不出你温柔的漩涡
你是我前世的情人,那魂牵梦萦的蓝

过武陵峡.续篇

故地重游
栈道如蛇缠绕你翡翠的腰肢
无人机唱和百鸟的欢鸣
快门声,碎在观景台切割的天空里

木窗变成落地玻璃
你描眉的指尖正点击直播流量
十八年白云苍狗啊
我的马蹄达达在尘世路上

却见岩层深处 沁出亘古的蓝
像女娲补天时遗漏的灵石
任时光飞逝,任霓虹灯浸染 
依然保持着青涩的澄澈

石壁深处,亿万年前的潮声——
那是造山运动被封存的一片海子
心跳正穿过钟乳石的脉管
在抖音背景乐间隙 轻轻颤动

而你青罗裙下不曾老去的武陵水
依然用暗河的姿态
抱着整座山脉的骨骼,向东,向东
在所有滤镜达不到的岩层深处
继续着,最初的流淌

桃花源记(兼致陶翁)

溪水指路。青石板泛着月色的清冷
把我与千年前陶公的竹杖声
隔在时光两岸

桃焰灼空。这避世之境忽然明亮起来
像绯云落进武陵人的酒碗
黄发垂髫的笑纹里——
藏着代代相传的秘境。秦时的山涧
至今仍在陶渊明的文字里潺湲

不必向外人言说。如今的桃花源
成为都市人追寻的星图
脚印像纷落的羽翼
轻覆露水深重的石阶

最真诚的宴席:竹山合碗盛满云气
秦巴黄牛踏过晨露,酸辣子点燃秋霜
每一味都让人想起祖母的陶罐
在柴火灶上咕嘟着乡愁

白云生处,桃源已长出新的翅膀
朝九晚五的人们褪下制服
在此捡起一勺月光,两钱松风
将红尘煮作清绿的茶汤

而那位武陵人不曾道破的秘语
终被写进当代人的梦境:
每颗心都需要一座桃花源
来安放都市里走失的月光





作者简介

聂厅,十堰人,作品散见《诗刊》《星星原创》《诗歌月刊》《中华文学》《长江丛刊》《中国交通报》《中国南水北调报》《中国交通安全报》《中国市容报》《湖北日报》《湖北交通报》《重庆.七一》《辽河》《黄河》《三角洲》《江河文学》《青海湖》《渤海风》《奔流》《牡丹》《岁月》等各级报刊,并多次获奖。








图片

×
Slide 1
Slide 2
Slid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