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一轴七组团!竹山藏着一串“珠链”

在秦巴腹地的绿水青山间,竹山县正以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新的文旅融合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近年来,竹山县通过精心规划与实施“一轴七组团”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以及“引客入竹”战略,不

在秦巴腹地的绿水青山间,竹山县正以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新的文旅融合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近年来,竹山县通过精心规划与实施“一轴七组团”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以及“引客入竹”战略,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县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为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片


创新布局:
一轴七组团,构建全域旅游新生态




图片

△竹山县城全景

为了打破县域旅游“散而不强”的困局,竹山县以堵河干流与G242国道、S281省道构成的水陆交通廊道为发展主轴,创新构建了“一轴七组团”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将散落的山水明珠与特色小镇串联成网,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的跨越式升级。


堵河源生态画廊组团:

对接神农架的山水会客厅

图片
图片
图片
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片
△柳林神农洞

柳林乡作为堵河源生态画廊组团的核心承载地,依托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本底,匠心开发了神农谷探秘、铜谷峡漂流等沉浸式山水体验项目。同时,竹山县还打通了柳林至大九湖的旅游公路,构建了“竹山—神农架”1小时旅游通勤圈,使堵河源生态画廊组团成为衔接神农架高端生态旅游线的关键节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武陵峡・桃花源组团:

隐逸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武陵峡

以官渡镇武陵峡・桃花源景区为核心引擎,武陵峡・桃花源组团深度融合了秦巴古盐道历史遗存与百里河原生态资源,推出了“健康养生步道”“峡谷徒步穿越”“土家民俗工坊”等复合产品。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追寻陶渊明笔下的隐逸意境,感受土家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秦巴民俗风情苑的堵河皮影戏、竹山民歌实景演出等文化活动也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九女峰森林康养组团:

都市人的森林疗愈目的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九女峰

依托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天然氧吧”优势,九女峰森林康养组团打造了“森林康养+避暑度假+户外拓展”三维立体业态。这里建成了20公里森林慢步道、10处森林氧吧休憩点及50栋康养民宿,创新推出了“森林浴疗愈课程”“植物精气芳香疗法”等特色服务。夏季平均气温22℃的九女峰森林康养组团成为了武汉、西安等都市圈的避暑首选地,吸引了大量都市人前来疗愈身心。


圣水湖休闲度假组团:
动静皆宜的文旅融合典范
图片
图片

△圣水湖

图片

圣水湖旅游度假区打铁花表演

圣水湖休闲度假组团整合了上庸文化底蕴与圣水湖湿地资源,形成了“水上运动高地+文化体验殿堂”双核驱动模式。作为“中国路亚舟钓基地”,圣水湖每年承办全国性舟钓赛事,吸引了千名专业选手及万名观众参与。同时,上庸文化博览园推出的“古庸国礼仪研学”“青铜器铸造体验”等沉浸式课程也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城区文旅商融合组团:

时尚与传统碰撞的活力核

图片
图片

桃花源街区(国际绿松石城

以秦巴文化艺术中心、国际绿松石城(桃花源街区)为双核心,城区文旅商融合组团构建了“民俗体验+珠宝经济+城市夜生活”消费闭环。南山五福堂商业街汇聚了300余家特色商户,形成了“24小时不打烊”消费圈。绿松石博物馆通过VR技术重现采矿场景,直播基地年销售额达5亿元,带动了全县珠宝购物消费占比提升至旅游综合收入的32%。


美丽乡村组团:

乡村振兴的文旅实践样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太和梅花谷

图片

西河村

以太和梅花谷、刘家山村、西河村为示范标杆,美丽乡村组团打造了“农旅综合体+精品民宿集群+农耕文化IP”产业矩阵。通过培育“梅花节”“丰收嘉年华”等节庆品牌,美丽乡村组团带动了周边10村发展精品民宿320家,2024年乡村旅游收入占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达38%,形成了“一村一品、美美与共”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女娲山寻根问祖组团:

立体文旅体验的创新标杆

图片
图片

女娲山景区

图片

△竹山通用机场

依托女娲山景区、麻家渡绿松石小镇、施洋烈士纪念馆及竹山通用机场等资源,女娲山寻根问祖组团创新推出了“空中观光+文化溯源+红色研学”立体产品。“空中俯瞰竹山”项目开通了堵河画廊、绿松石矿区等5条航线,年接待高端观光客群3万人次。女娲文化祭祀大典、绿松石雕刻工坊体验等活动也成为了文化体验游的核心吸引点。

“一轴七组团”的空间布局犹如串珠成链的智慧画笔,将竹山的生态禀赋、文化积淀与产业特色有机融合,构建起了“快行慢游、主客共享、四季皆美”的全域旅游新生态。

×
Slide 1
Slide 2
Slide 3